中亚地区,西起里海,东接中国,北至俄罗斯,南与伊朗和阿富汗相邻。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交流日益紧密。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1730.5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4月当月,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02.7亿元。
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国内各个省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交往也在不断走深走实。
上合示范区是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企业创业兴业的聚集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
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崭新平台,上合示范区近年来积极推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
记者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了解到,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与中亚地区26个城市之间的铁路班列线路。今年一季度,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203列。其中,中亚方向班列开行91列,占总开行量的44.8%。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城市点对点班列,辐射中亚国家主要城市,带动山东省乃至周边省份企业对中亚国家贸易业务的稳定拓展。
与此同时,上合示范区还引进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搭建中乌两国间能源、大宗商品、工业原料等领域一体化交易平台,拓展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互动交流。
北京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下同)对中亚五国进出口3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除2月份外,各月进出口规模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4月份达到年内峰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8.3%。
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前4个月,北京地区国有企业对中亚五国进出口380.7亿元,增长1.9%,占地区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96.4%,为拉动地区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的主力。前4个月,北京地区自中亚五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303亿元,占同期自中亚五国进口总值的81.8%。
今年前4个月,北京地区对中亚五国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快速增长。前4个月,北京地区出口机电产品17.1亿元,占同期北京地区对中亚五国出口总值的69.4%;出口纺织服装、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0.6亿元,增长15.3%。
在中国的南方,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将目光投向中亚。根据南京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4个月,江苏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57.8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出口52.1亿元,增长14%;进口5.7亿元,增长24.7%。
企业开拓中亚市场之际,载着满满产品的“钢铁驼队”也在奔跑不停。5月12日,207台过境商品汽车陆续驶入铁路笼车专列,装车完毕后,从连云港港发出,而后沿着新亚欧大陆桥一路西行,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往中亚国家。据了解,自今年1月31日江苏省中欧班列首次使用铁路笼车(运输汽车专用)发运过境商品汽车以来,连云港海关已经保障三列铁路笼车专列过境,装载过境汽车500台。
上一条:中国外贸总体延续规模稳结构优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