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机械行业国际商会官方网站!
News column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行业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两会”春风吹暖六大产业“钱”景 >> 详细信息  
“两会”春风吹暖六大产业“钱”景
添加时间:2017-03-17          文章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日闭幕。回顾此次会议、梳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医养结合、全域旅游、智能制造、分享经济、体育产业、新兴产业等成为会上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春风花草香。“两会”春风吹暖产业“钱”景,更吹发未来经济新枝。


        医养结合
        “银发”红利带来发展良机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解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获得连续、及时和专业的服务,这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这种新兴消费正进入历史机遇期,值得关注。
        中国每天新增老龄人口2.4万人,不到4秒钟就有一个人达到60岁以上,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2016年已超2.3亿。
        今年两会上,医养结合的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政协委员谈惠民生”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表示,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应对招数是有的,关键是落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则针对老龄化问题表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起来,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增长点。黄洁夫表示,养老服务一定要跟医改结合在一起,医养结合有巨大发展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在提交的议案中也认为,我国养老服务能力依然薄弱,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应让社会资本充分参与其中,并突出医保政策对医养结合的支持。而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砚国看来,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全域旅游
        到2020年带动约1200万人脱贫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解读】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个人游等为主的新阶段。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做到既开发又保护,既宜居又宜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无疑是一个趋势。
        今年两会,全域旅游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亮相,给全域旅游的发展带来巨大利好。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魏翔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央认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具有直接,或者说硬杠杆的作用。”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一年多以来,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文件,此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中国还计划通过发展旅游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20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智能制造
        2020年产值有望超3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解读】智能制造不仅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还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有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工业4.0革命爆发,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全面深入的发展下,智能制造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与深度变革的历史机遇。
        制造强,则国家强。中国制造业作为重振实体经济主战场,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梦,是践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大突破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多次表示,今年将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工信部等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分享经济
        未来社会消费升级大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解读】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位、共享厨房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分享经济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有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万亿元。今年分享经济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2016年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的“发展分享经济”,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反映出的不仅是中央对“分享经济”的看重,还表明了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
        目前共享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总人数达到6亿,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分享经济企业的融资规模达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共享经济俨然已成为未来社会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
        出门在网络平台上约辆车,有了闲置房可以网上短租……分享经济可以让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社会协同合作更有效率,从而降低大众创业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它以颠覆式创新的姿态,把传统的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转变为使用、信任与合作。这种全民参与的商业模式,使得政府的监管对象变得无限庞大,涉及信用、税收、保险、执照、认证以及政府如何操作等各种问题。
        “因此,一些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已经不适应时代所需。”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表示,分享经济相关新型经济活动在适用现有法律和规范时存在模糊边界,相关的保险、政策等没有涉及分享经济内容。
        据悉,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就《分享经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提出了允许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适应分享经济特点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监管模式等规划布局。


        体育产业
        全民健身推动产业加速跑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解读】中国筹办冬奥会工作已纳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1.7万亿元,在多项利好刺激下,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体育产业火热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也得到了印证。
        全国政协委员、田径体育明星刘翔提交了《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对发展体育产业的作用》的提案,提出要培育体育产业消费者,必须从青少年做起,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培训的规范化。全国政协委员姚明也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仅是竞技体育金牌,也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齐头并进。姚明建议,要培育体育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原主任马继龙表示,体育产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借助冬奥会的热潮,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将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将对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这一目标的实现作出很大贡献。
        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12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报告:“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7万亿元,增加值为5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从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238.2亿元和2755.5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5.7%和50.2%;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9大类)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713.6亿元和2703.6亿元,占比分别为33.4%和49.2%。”
        回顾2016年展望2017年,全民健身领域的投资机会并不是来自于盲目地圈入更大范围的人群,更多是为有相应消费能力的群体提供精准、有附加价值的服务和产品。
        2017年将会是体育产业的耕耘期,随着头部内容的尘埃落定,资本杠杆的力量将减弱,比拼的是各家企业的内功。2017年创业公司要跳出体育行业来审视体育创业,以商业逻辑驱动,尊重体育本身的规律来做体育项目,要对未知常怀敬畏之心。


        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将迎来新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解读】“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这些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非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1亿元。而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何时能成长壮大?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在新材料方面,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从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方面着手,解决共性、核心技术问题,并大力鼓励新材料市场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林建议,要加快标准化工作,建立相应标准体系,并协调构建产业链,引导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说,“新材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是‘产业粮食’。”新材料是推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基本保障。
        有研究预计,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8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6%。分析师认为,新材料作为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基石,其研发和产业进程将成为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支撑,重点关注石墨烯领域。
        今年,“人工智能”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眼下“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
        预测认为,2016年末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还不足300亿元,到2018年,这一规模有望突破380亿元。安信证券研报指出,2017年将迎来“人工智能+”的春天。
        从2017年开始的3-5年将是大量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毕业、开始进入产业界的高峰时期,从产业来讲未来几年也是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大数据行业以及感知交互领域全面渗透的时期,将真正迎来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百花齐放的时代。
        安防、金融、医疗、汽车、教育、信息安全、零售等行业电子化程度较高、数据较集中且数据质量较高,因此在这些行业将会率先涌现大量的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在5G方面,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项立刚认为,市场正迎来一次新的革命,这就是5G。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表示,这一产业发展释放的网络红利、数字红利、信息红利等将十分巨大。最重要的是我国有望实现从3G跟踪、4G并跑,到5G时代全球领先。
        5G市场前景广阔,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说,5G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还将满足未来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联网需求,并与工业、医疗、交通等重点行业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